无论何时,只要看到依依翠竹、只要赵雷的《成都》回旋耳畔,我总能想起在一个大雨迟来的早春季节,邂逅了烟火万千、人文厚泽的蓉城。
昔周王迁岐,“一年而所居成聚,二年成邑,三年成都”。五代十国时期,后蜀孟昶偏爱芙蓉,城墙所及之处皆栽种芙蓉,花开时节,“四十里锦绣”,蓉城亦被称为锦官城。诗圣杜甫更是喜爱成都,《春夜喜雨》中,“晓看红湿处,花重锦官城”写的便是成都。
成都是一个四季分明、气候宜人的城市。浓厚的历史和浑厚的人文气息吸引着无数游人的光临。我对成都的仰慕由来已久,自从去年早春时节来过一次之后,让我对这个城市更加难以忘怀,能在成都居住上一年半载,我觉得是一件令人幸福的事。
和闺蜜约定了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。我从厦门出发,她从北京出发,汇合在了成都的双流机场。从机场到成都最繁华地段之一的春熙路太古里,不过半小时。我现在还记得,早春时节成都街道的傍晚,绿植成荫,灯红柳绿,行人悠闲哉然,一切都显得安详有秩。总觉得成都的街道比别处宽敞些,与近在咫尺的重庆相比,成都像个娴熟稳重、安静纯情的少女一般,是别然一种味道。晚上落榻太古里附近,能体验成都最美的繁华。记得晚上吃了便饭,稍微逛了逛就早早睡了。
我和闺蜜因为时间原因,自己安排的自由行,期间还有些成都的朋友招待我们。真正认识成都,还是要从到成都的第二天开始。
成都的天气很舒服,阳光不是刺人的那种,视线所及处处都盎然着春意。闺蜜随身带着的相机从出门的一刻就开始发挥了作用。成都第一站是位于太古里的大慈寺,很难想象,在如此繁华的地段处,会有一座有一千多年历史的古寺。据前来会面的成都朋友介绍,大慈寺山门上的“古大圣慈寺”五个字是清光绪年间的题字,活脱脱一件价值连城的古董。成都的碗盖茶是出了名的,在太古里,恐怕就只有太慈寺里能找到正宗的茶馆。
现在重新回忆起大慈寺,有种说不出的意味。从走进大慈寺那一刻开始,整洁的道路、偶尔萦绕的香火,还有寺门前威风的神佛罗汉,都在诉说着这里的庄严与肃穆。而视野再向天空望去,远处林立的高楼似乎格格不入,又显得格外的一片祥和。
外围是成都最热闹的太古里商圈,一墙之隔便是当年玄奘修行过的香火古刹。站在墙边,能嗅到让人宁静的佛家香火,也能听到广场上人群的熙攘。闹与静的和谐相处,是成都给我的第一印象。
方所,号称成都最美书店,是我在成都游玩的第二站。在太古里附近,刚走到这里就被方所别样的设计感深深吸引了去。里面有简约而富有时尚和创意感的门,一条长长的阶梯往下,两侧坐满了静静读书的人们。点一杯热咖啡,在这里静坐是极好的。
对于每一个充满文艺范儿的年轻人来说,方所都是不可不去的地方。无论是在里面看书、还是体会美学艺术,都是很不错的选择。随手拿起一本《Pride And Prejudice》,这是我高中时最喜欢的英国小说之一,一上午的时光很快就能随着手上的书籍逝去。
太古里真的很适合拍照,随处找个休息区就能拍出大片的感觉。
在成都的第一个正餐,是成都的朋友抽空来给我两接风洗尘的。是在离方所不远的袁老四老火锅,朋友说这边的火锅地道。这是一家古香古色的火锅店,是许多成都人的心头好。因为提前预约了的缘故,到店直接可以开吃了。
虽然我是一个南方人,但吃辣的本领可不小,到现在还记得起袁老四红锅的滋味儿,麻辣鲜香在一锅里演绎得淋漓尽致。外婆酥肉是令人比较深刻的一道餐前菜,香脆诱人。火锅菜里最出众的当属妈妈圆子和麻辣嫩牛肉了,前者脆爽的丸子外都有一层玫瑰花瓣,后者肉质很好,久煮不烂,入口香嫩。至于毛肚、鸭肠、鱼片、肥牛、红糖糍粑,都是成都火锅业内的佼佼者。他们的服务也是很到位,热情但不热烈、贴心但不“贴脸”,很是合我们心意。袁老四的火锅让人印象深刻,让难得一聚的朋友有了更多的交流和对未来的想象。
午饭后,随朋友的意,我们一同前往稍微远些的东郊记忆。这里原是成都东区的音乐公园,是一个艺术聚集的圣地。就像厦门的沙坡尾、北京的798,每个城市似乎都有一个承载着时光记忆的地方,让往来的人们拍照留念,追忆往昔。
这里有很多适合拍照的涂鸦墙、红砖墙;还有让人留念的绿皮火车、卡通玩偶;艺术文创、工厂建筑也是这里的主题。下午的阳光温暖得刚好,随处可见的情侣。亲子家庭,都沉浸在拍照的快乐中。
逛完东郊记忆,朋友便送我们回了太古里。玩了一下午,有些倦了,找一家甜品店歇歇脚。我们便来到了甜心闲生,这是一家传统手工冰粉的继承者,在继承乐山老一代人的传统冰粉制作工艺的同时,又融合了西式和港式的甜点做法。在没来到成都之前,就一直听成都的同事安利这家店的冰粉。
三月的春阳搭配甜心闲生的冰粉似乎是一场再美不过的下午茶邂逅。在东大街店,甜心闲生不大的店里坐满了食客。
一行四人各自点了想吃的。等待过程中看到了老板正在手工制作冰粉也是有幸,传统手工制作的冰粉表面会布满透气的水珠,这在外行的我们看来是难得的小知识。我点的是翻砂土红糖冰粉加小丸子,闺蜜点了蜂巢玫瑰蜜冰粉,哪怕单是从颜值来看,都很诱人了。冰粉里的配料是很实在的,糯米小丸子香甜软糯,很适合我这种糯米爱好者。我记得厦门的四果汤有时候也会放些冰粉,但从口感和味道上来说,是远远不如在甜品闲生的好吃。
在甜品闲生坐了大半个小时,我和闺蜜开始了当天的最后一站。在太古里附近,也是一个小有名气的书店——几何书店。爱好摄影、文艺的我们,打听到几何书店,一直想试试在这里拍几张旋转楼梯的大片。依旧是这个阳光美丽的午后,春天的光线总是那么柔软,从甜品闲生一路步行,感受着成都街头的时尚与风光。
几何书店离太古里不远,有三层楼。二层有饮品出售、三层有手作绘画等,最有特点的是他家贯穿三层楼的旋转楼梯,慕名来拍照的人还需要排队。
我喜欢这家书店不仅是因为这个旋转楼梯。“几何”二字,在汉语词典里释义为“犹若干”,就是问“多少”的意思,如常接触到的,“年方几何、价值几何”。一个书店,其创立初衷是一个真实的读书人追求真理的秉性,这是让我很喜欢的一个点。在这个书店里看书,享受美学,一辈子都不觉得长,一辈子都不觉得短。
我很喜欢在几何书店看到的这样一句话:“任何事物只要在地球上出现过一次,就应该会在宇宙别处出现过好几百万次,这是绝大多数科学家的‘信条’。”
享受过地道的火锅、美味的冰粉,怎么能不试试成都正宗的川菜?离开几何书店的时候天已经开始黑了,行人匆匆间,都是去寻找慰藉灵魂的食物。晚餐定在了张烤鸭(青石桥总店),这也是成都朋友推荐的地道川菜。
张烤鸭是一家开了三十多年的老馆子,他的口碑在成都人民心中都有很高的分量。闺蜜作为一个地道的北京人,从一开始似乎对外地的烤鸭有很高的抗拒,但似乎谁也逃不脱“真香”定律。排了半小时队,我们一行有了能落座的地方。点了招牌冒烤鸭,似乎在成都人民心中万物皆可冒,滚烫的油汤泼到莹亮的鸭皮上,冒出阵阵香气,搭配米饭,连北京的朋友都赞不绝口。
红糖糍粑真是在哪儿都要点一遍的;让人惊艳的是一到豆汤娃娃菜,没成想这么一道看似不起眼的菜,和米饭、鸭肉搭配起来能勾起人心底最深的食欲。在减肥的我,都忍不住吃了两大碗米饭。还有小炒黄牛肉也是招牌之一,香菜配黄牛丝,牛肉丝一根根鲜明可见,辣味适中,米饭很快就能见底。这一趟成都之行,没让我少长肉。
川菜的真谛似乎格外朴素,色香味辣种种,只是为了让每一位食客能吃饱饭,无论大菜小菜,放进嘴里融化的,都是从心眼里往上涌出的、无法阻挡的食欲。
还记得当晚在春熙路走着,在太古里逛着,成都的街头总是那么舒适,一天的行程下来舒缓得刚好,从来体会不到疲倦。夜晚的太古里繁华依旧,行人的脸上都透着微笑与活力。
成都历史悠久,是国家的历史文化名城,古蜀文明的发祥地,自周太王以来,先后有七个割据政权在此建都立业,自古以来都是各朝各代的州、郡治所。除了感受成都的艺术、美食气息之外,寻找人文历史的沉淀亦是我们决定成都之旅的原因。即使已经过去了,再回忆起来依旧是厚重的历史气息扑面而来。
依旧记得,到成都的第三天,赶早就打车出门前往武侯祠。为了能赶早在武侯祠竹林人少的时候拍照。武侯祠的红墙竹影是热门的拍照景点,前一晚我们便打算好了要在这里出点片子。然而我们还是低估了游客们热情,等我们悠闲的吃过早饭到武侯祠,被买票的排队给难住了。大约九点多我们才真正到武侯祠里。
很喜欢这样一句话,“如果你对三国文化感兴趣,来成都就不能错过武侯祠”。可能大部分人都认为女生爱看红楼梦,男生才爱三国演义,但作为从小就喜欢三国的假小子,我可是个十足的三国迷。初中就开始通篇阅读《三国演义》,后又涉猎《三国志》等,热血滂湃的三国故事从小就深深吸引着我。至今还难忘躲在被窝里、点着台灯看孔明草船借箭、借东风火烧连营。武侯祠是为了纪念武侯诸葛亮的,可以说是全国影响最大的三国遗迹博物馆。
武侯祠就像一个小园林,小道两旁是郁郁葱葱、亭亭如许的竹子,整条过道雅致清晰,配上长廊红墙,随手一拍都能是大片。可惜当天我们到得太晚,两边皆是游人,还有两对拍婚纱照的爱人。再往里走是汉昭烈墓的正殿,刘备殿,看过殿内的种种,总会让我想起刘备失箸时的隐忍。
走出刘备殿就是武侯祠了,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是孔明先生最真实的写照。恭谨再拜,静声收心,是对武侯的尊敬,来成都一定要拜过武侯,才不枉此行。
与武侯祠一墙之隔的地方,有一条古街,名为锦里。
不愧为西蜀历史上最古老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,身在锦里,你能切实感受到进入电视剧般的感觉,蜿蜒曲折的院落、富有年代感的街道与水岸、安静的湖泊、可爱的荷塘,这里的一切都别有一番诗画般意境。
最喜欢的是锦里的转糖人,还有糖油果子,一路走一路吃。随处可见的三国人物文创品也是很有心意,我买了个诸葛亮和周瑜的泥塑。
上午时分人还是比较多的,走累了可以找个茶馆歇息,看个蜀剧。一直很好奇变脸,哪怕在别处看过几次,在锦里茶馆的小剧场还是看得很入迷。采耳是别有一番风味,也是休闲娱乐的好活动。可以这样说,锦里就像是成都的缩影,感受锦里,就能感受成都。
我们也没考虑午饭的事,因为我们知道,下一条巷子的美食在等着我们。宽窄巷子离锦里不到四公里,那时候我们乘着微醺的春风,直接从锦里去了宽窄巷子。
“你问我爱宽巷子/还是窄巷子/我/爱你”,到现在还记得宽窄巷子里这文艺的一句。在南方,说是巷子,用闺蜜的话说,“其实是三条胡同”。巷子四处可见或獠牙狰狞的浮雕,一起合影也好,仅仅采风也好。
或许是空间感比较强的缘故,我总觉得宽窄巷子的美食也比锦里多一些。老成都春卷的摊子在路边,生意也是特别好,排了会儿队才买到。在锦里,随处可见手持串串的人、举着小碗的人、排着长队的人...
锦里随处可见的熊猫雕像也是非常可爱,当然,最显眼的还是到处拍照留念的人。就像在宽窄巷子的熊猫网红墙前,举着相机,排队等候,拍照留念,大家心里都有杆秤,知道下一个轮到谁了。宽窄巷子还有很多历史文物建筑,对名人、名建筑感兴趣的朋友,宽窄巷子你一定会喜欢。
我很喜欢在慢悠悠走在成都的街头,从宽窄巷子到人民公园,不过十几分钟,也可以坐一站地铁二号线。打个比方,在鼓楼,能看到老北京;在中山路,能看到老厦门;那么在人民公园,可以看到老成都。川蜀人民,是一群热爱生活的人,即使再紧凑的生活,也需要放慢脚步的时候。如果你时间充裕,不妨来人民公园坐坐,体会一下老成都的休闲与慵懒。
喝茶、采耳、打麻将,一同组成了成都特有的休闲标签,至于这些活动的发源地,或许在人民公园可以得到印证。尤其是在周末,来人民公园喝茶遛娃放松的老成都人就会聚集在这里。
茂盛的盆栽和春意盎然的绿植鲜花,都在诉说着生命的幸福。这里的鹤鸣茶馆,名气不需要谁来吹捧。坐在古朴的竹编椅上,倚着矮桌,喝一碗盖碗茶,感觉自己活脱脱就是一潇洒人士。在成都,无论是喝茶、采耳还是听曲,成都人的休闲之道让人倍感舒适与幸福。
我忘了在人民公园到底坐了多久,我也忘了已经喝了几碗茶,只记得是在夜幕将落时,和几个成都的朋友聚在了王小蚝,那一晚是个烧烤之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