花见三城:京都、奈良、名古屋的26处樱花印象

2020-05-21 15:56:31 作者:-1   |   浏览(0

三分至满开,留下樱吹雪的残念

很久之前便听闻 日本 关西 樱花的盛名,是“一生必赏一次的绝景”。

于是在清明时节,我来到 日本 关西 。八天时间,在 名古屋 、 京都 、 奈良 三城间辗转往返,流连在各大赏樱名所之间,只为一睹 关西 地区的“花见”景象。看过之后深感 - -

果然所言不虚!!!

三分时的含苞待放、五分时的轻盈优雅、满开期间的绚烂繁华,在我眼前一日一日徐徐展开。


彷佛无论怎样的赞美,都不会觉得过誉;无论怎样的期待,都不会得到遗憾。

不过细细品来,我眼中的“花见”景象和心中浮现的感觉,竟与想象当中也有所不同。

关西 的四月,多阴雨,晴日极少,空气里尽是清冷的味道。终日见到的樱花景致少有阳光下的清新浪漫,更多的是阴雨下的阴柔气息。

樱花本是柔弱美好的事物,在风雨中飘零凋落的场景,催生着物逝人哀之感。这也更加符合着我对它的感觉。

是赏樱,也是伤樱。 日本 对樱花的赞美,始终伴随着感伤哀怨的感觉,我深以为然。

于我而言,纵然每日与人潮为伍,在樱花面前,感到更多的是一种孤寂,一种唯美的孤寂之感。

此外,还有 京都 的落雨。

三面环山的 京都 河川密布,气候湿润多雨,四月里亦是终日绵绵细雨的感觉。面对时落时歇的雨水,我并未觉得苦恼,却深感其妙,觉得濛濛细雨下的樱花,更有一种难以言说的韵意隐隐传来。


整个行程称得上圆满,不过残念也是有的。

当年花期较晚,各处樱花的见倾时间较往年迟了一些。在 关西 的八日中,仅目睹着樱花逐渐从三分至满开的过程,“樱吹雪”的盛景终究没有等到,只有在最后一日的时候初见端倪。但只是那一眼,便终身难忘。“红叶要看早,樱花要看晚”,果真是至理名言啊。

樱花印象手记(26篇):

以下记录了此行三城( 京都 、 奈良 、 名古屋 )中的26处樱花印象,是叙述,是怀念,也是我之后在每年的四月都会回想起的种种片段。

这其中一切,便是在 名古屋 拉开的帷幕:
 

【1】纳屋桥下

飞机终于抵达 名古屋 中部空港的时候,有一些兴奋在蠢蠢欲动。这是我第三次来到 日本 ,轻车熟路的经验却却是半点也无。

机场的换乘车站,四周人潮涌动,头顶上是如蛛网一般的交通线路图。我在嘈杂中清楚地听到了从心底发出的颤抖声音:“到底该怎么办才好?”

“ 名古屋 ,一张。”不去想是什么优惠券、指定席或是特快之类的事情了,一切全由眼前的“欧吉桑”做主吧。

售票大叔笑容可鞠地表示“好的”,递给我一张刚打好的车票卡片,同时指示我从旁边的检票口入站。整个过程就像是在做自家生意一样 - -

不愧是 日本 !

手上米黄色的木制小卡片价值870日元,很适合握在手心或者在指尖把玩。清新的油墨标注着“ 中部国际机场 ”至“ 名古屋 ”。


登上列车,车厢内的拥挤,让人立刻联想到电影《雪国列车》中的场景。

我一步一个“不好意思”地挤到车厢的中间地带,将背包放到一个只能容纳它的地面位置。想到现在是 日本 晚高峰的时间,另一个印象也霍然涌现 - -

不愧是 日本 !

一段路上,先是经过窗外的大海,之后便看到柔和的夕阳洒在远处的海湾和近处的房屋上。夕阳下的街区,呈现出一副宁静祥和的气息,暖风吹抚着,某家屋前的鲤鱼旗轻轻飘摆。如此夕阳下的光景和感觉,总是容易留在我的记忆深处,而这样的感觉,也是我对 日本 的一贯印象。


当日入住的是一家位于 名古屋 站附近的商务酒店,一楼还有免费的咖啡厅可供下榻之人品用。夜色初朦之际,正易出行。

夜晚的城市散策,是一种很个人的体验。彷佛跟所在地无关,是温度,环境,形形色色的灯光交织而成的有如梦境一般的朦胧氛围。从 名古屋 站走过纳屋桥,清冽流水带来了习习凉风,再从伏见路一路前行,便可到达“荣町”。沿石阶而上有一处露天平台,平静的水槽里映出着周围霓虹街灯的清澈倒影,望之有“天街夜色凉如水”之感。


饥饿总是尾随着寒冷而来,回程的途中便在一家牛饭用了晚饭。同时同身旁用餐的老爹,交流了几句简单的日语。

在 日本 ,最大的乐趣就是能够用一些日语来链接彼此之间的想法和表达。必要的时候还需肢体语言相助。那种经过各种途径后的解释让彼此产生:“哈,原来说的是这个”这样的高兴情感,是旅途中的一大乐事;通过双方的努力,终于能够传达彼此的信息和心意,这样的感觉让人既温暖又满足。

再次回到纳屋桥。桥下流水潺潺,河岸两旁,灯影闪烁的是几间食客散去的酒屋。几棵孤寂的樱树,在夜灯的光芒之中舒展着身姿 - - 应该只有三分初放吧,今年的春意较往年来得迟了些。


河畔夜风不断,樱花身影随之轻轻摇摆。眼前的景色是我来到 日本 ,来到 名古屋 看到的第一幕花见景象。

就在纳屋桥下,流水岸旁。
 

【2】木屋町

名古屋 至 京都 的巴士内乘客不多,伴着高速公路旁的田园风光,不知不觉便过了几个钟头。车辆驶入城区之后,道路前方的指示牌出现了“10条”的字样,接着是9条。然后车辆右转,东寺的五重塔豁然出现前方 - - 京都 到了。

在樱花季二访 京都 ,最先拜访的是木屋町。

樱花、流水、小桥、酒屋、街町、花灯、和服、还有往来的车辆和穿梭的人群 - - 所有元素毫不违和地交织在一起,经过岁月的打磨,形成了木屋町的花见风情。

此时的木屋町,樱花只有三分,仅仅是含苞待放的姿态;最后一日重返木屋町的时候,已是桥头两岸的千堆雪了。我以木屋町开始为期8天的樱花之旅,又以木屋町结束这段旅程,好像冥冥中自有缘分。


木屋町对我而言,是浪漫樱花与街道市井的完美结合。

第一眼初见,樱花景象便将整个人的身心全部融入其中:石桥下的高濑川缓缓流过,一侧是车水马龙的街道,另一侧是映着簇簇樱花的小桥流水。这里既是樱花的世界,又呈现着最普通的街道风情。樱花摇曳的枝头下方,往来的车辆、身着和服的游客、上班族、学生、购物的人群穿梭其中 - - 真实世界与梦幻般的樱花世界如此交织在一起。

在木屋町,眼光流转的每一个画面都蕴含着独特的美感,拥有无尽深意。举起相机,则生出万般踌躇,想要定格这里的种种意境却是极难。

原因在于这里众多的元素。樱花、流水、小桥、居酒屋、来往的车辆行人,每时每刻的搭配都会呈现不同的效果,有些画面更依赖于当时的气息和氛围,难以用图片言传。


迈开步伐,丢掉执念,舒展身心,把自己投入到木屋町这个亦真亦幻的世界里,成为别人眼中的风景吧 - - 我于是开始这样做了。

【3】祗园白川

在木屋町的尽头是一条横向的街道,人潮陡然增多。转身向右走去,经过一座卧桥来到鸭川对岸;如果再沿着河畔向回走上十来分钟,便可抵达位于左手边的祗园白川入口。整个线路如同一个倒过来的“几”字。

我于两次从木屋町来到祗园白川,走的都是这条路线,倒也轻车熟路。

祗园白川无愧雨最具典型江户风貌的赏花之所。入口处便是一颗遮天蔽日的高大樱树,彰显出一番“立派”的繁华。走上小桥流水的石板街道,两侧樱花垂柳交相辉映,周围游人如织,竟可看到不少欧美人身着和服的身影;河川一侧的居酒屋旁映着簇簇樱花,重现着昔日江户的旧日风情。



到了晚上,还可见到一辆辆豪华轿车停在石板路的店铺周围;还有艺伎模样的演员来此取景拍戏;婀娜的身姿旁,是酒屋墙上映出的簇簇樱花的灯影。这一切,让祗园白川更增添了一分神秘和传奇的色彩。
倘若能多次造访这里,相信更能遇到不少有趣的见闻。“昔日的古都繁华”,应该就指祗园白川的这番面貌了。
 

 

【4】高台寺 / 圆德院

来到 高台 寺,实属机缘巧合。这座位于宁宁之道上寺庙,也很值得一观。

第一次的 京都 之旅错过了 高台 寺,这次在宁宁之道,也是无意中看到寺门前挂出的海报。才决定一看究竟。


位于 高台 寺对面的圆德院,是在樱花时节限定开放的庭院。院内不大,但自成一处 桃源 天地。古朴的壁画、枯山水庭院和精致的窄梯回廊都令人称道。最妙的是回廊紧贴外墙街道,距离院外行人只有一步之遥,但就是这一步之遥,却隔绝出两个世界的光景。



之后来到 高台 寺。

高台 寺作为 日本 典型的寺庙,坐拥着回廊、庭院、竹林、樱花等各种丰富的元素,看过后有一种深深的满足。

按照“顺路”的指引一路游走,最末是一处竹林。规模不大,但足以令人欣喜。入夜时分接着周围的点点灯光,可依稀可望见临处不远的一尊大佛。想要寻路去找终归还是罢了。

即将离开的时候,遇到两位聊天的 日本 友人,其中一人指着前方说:“这里不是樱花,是红叶,在 高台 寺也是有名的。”

我望向她指向的方向,那是一片萧索的枯枝。在等候着深秋时节的它,到时一定会展现出与此时截然不同的绚烂风景吧。
 

【5】清水寺

从祗园出发,经过花见小路、石塀小路、宁宁之道,便可到达 高台 寺;继续前行,走过二年坂、三年坂之后,清水寺就在眼前了。这条路,颇具 京都 韵味,像是一个结,又像是一个仪式,不走上一遭,总感觉 京都 之行尚不完整。

但走在这里又能如何呢?穿过熙熙攘攘的人潮,看着一处处的指示牌告示,到了这里、这里和这里。当心头里缠绕的线头逐渐缩短,到达清水寺的时候,终于可以在心里告慰:“走完了啊。”

面对一路上的嘈杂景致,心中却充满寂寥,目光也不曾聚焦一处,麻木的熟悉感伴随左右:石板路、木质古居、花灯,人力车、寺庙外的围墙,两旁的店面,街道尽头耸现的五重塔,清水寺前的人群,恍惚地在我周围涌现。唯一打断我思绪的地方,是三年坂通向清水寺的路边霍然出现的一颗樱树,它已比别处更早一些吐露芬芳,吸引着无数游人簇拥着竞相拍照。


四年前的清晨,这里清冷的坂道两旁是尚未开门的店铺,一位戴着斗笠的僧人与我擦肩而过。尚未看清容貌,晨风便将他的身影送远,空旷的街道上回荡着喊经的声音。

眼前却是变了一番模样。

过去的印象和当下现实的场景片段不断切换,不知不觉间,清水寺到了。

四月的清水寺,已经开放了“夜间参拜”,从嘈杂的人群和工作人员的忙碌状态便可感受到这里极大的人气。今年花期推迟,直到四月上旬,这里的樱花仍是含苞待放。暗淡的天幕下,只能看到橘色的五重塔被灯光映出的光芒。


终于清楚地见到了“清水观音”,上次隔着铁窗窥见的印象已经模糊不清,这次感觉却很小。它被静静的供养在堂前,约莫有一米高左右,周身的金箔没有翻新过的痕迹,散发着被时间浸染后的乌黑色。

清水舞台的围栏前拥满了人,可能等等会有位置,算了。向后走去便是清水瀑布,如果打算饮用清水瀑布的一抔清凉,仍需排队。进行这样的一番活动,要义在于让认知来引领感官--这可不是普通的水,而是清水瀑布的“名水”。

顺路绕下,重新回到清水寺的门前,两旁的店铺开始陆续打烊。一个公共卫生间出现在左手边的位置,旁边是周边区域唯一的吸烟处。时间的光景在相同的地点切换:

那个清晨,在这里,我点上了一支烟,一只大的出奇的黑色乌鸦落在我的周围,好像在寻觅着什么。露珠沾在清晨的荒草上,这个被敬为神明的生灵就在那时闯入了清晨的宁静,唱起了自己的独角戏。当我把烟蒂弄灭的时候,它“哇”的一声飞走了,黑色身影遁入了远处的树丛。

不知为何,这一段情景总在我记忆里出现:寂静的清晨,荒草,大大的黑色乌鸦 - - 就在这里,清水寺前。如今,我又回到这里,旧 日光 景霎那闪现。等我回味完毕,又是一支烟的功夫。

夜色更暗了,远处灯光忽明忽暗地闪着,我迎着那灯火的方向,告别了清水寺。
 

【6】斑鸠法隆寺

位于 奈良 斑鸠的世界遗产法隆寺,名声实在太盛:


由圣德太子始建,是 日本 最初的世界文化遗产;

寺庙分为东西两院,西院的 金堂 与五重塔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建筑,展现了 日本 飞鸟时代的佛寺风格,静谧典雅。

东院有 日本 最古老八角圆堂,里面供奉救世观音木像,据说是按照圣德太子的容貌及身材所制;

西院的伽蓝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木造结构建筑群,寺内还保存着大量自飞鸟时代以来的绘画、雕刻、佛像等 日本 国宝和重要文化财产。

」 - - 网上介绍如是说。

一言以蔽之,就是祖师级别的 日本 寺庙了。


我此行前往斑鸠的法隆寺,主要的目的却还是赏樱。不过事后翻看法隆寺一行的照片,却发现少得出奇。法隆寺带给我的印象很是模糊,只有一些在空白背景中的零星记忆,包括:

- - 依稀记得曾感叹法隆寺前的绿荫参道,“不愧是法隆寺!果然不凡。”

- - 走过方丈庭院,看到了五重塔,也许还看了一下法隆寺的宝物;

- - 金堂 里的三尊如来佛像的样态记不大清了,只是在手机备忘录中写着:“法隆寺 金堂 里三尊如来佛像,和清水寺里的千手观音一样,都不大”;

- - 离开的时候迷路了,面对着高速公路又掉头折返;

- - 挣扎着到了车站,返回 奈良 …

这一切的记忆感觉都十分模糊,彷佛曝光过度的影像将所有的印象都蒸发掉了一般。


唯一真切的,是前往法隆寺路上的场景:

出法隆寺jr站后,我沿着空旷的街道行走。那时阳光正好,周围的房子也好看,街道也是整洁的,路上没有人,风吹动门前彩色的旗子,轻轻摆动着,看不见的风用它的手轻轻地拨动着。那是一种宁静岁月下的空寂感,呈现着我对 日本 的一贯印象。


樱花的景色如何呢?

我翻开手机的备忘录,里面简短地写着一行小字 - -

今年四月初,斑鸠法隆寺,樱花三分。
 

【7】奈良公园 / 冰室神社

四年后的今天, 奈良 公园仍然充满着祥和愉快的场景。悠闲的鹿儿们漫步四周,不时地享受着游人们手中的“鹿仙贝”。

今年的樱花开放得略晚。我只在冰室神社寻到了早樱的气息。

冰室神社,是 奈良 的一处赏樱圣地。这座小神社位于主街的马路一侧,旁边不远便是通向东大寺的道路入口。无论是神社入口溢出的早樱气息还是汇聚的人群,都强烈地让人意识到:在樱花时节,这里才是 奈良 的主角。


没有人在意神社内的光景,参拜更是少见,这里更多的是游人们对着樱花拍照的情景。越是枝繁花茂的樱树,越是聚集着最多的人群:手机、相机、自拍、拍人、拍景物、和服、V字、凝视、微笑,欢笑声、继续、再来一张、去那里…分不清国人和当地人,中文和日文在耳边此起彼伏。


在聒噪的场面下,但仍可寻觅一些小景。神社的台阶上, 石狮 像旁,几株孤单且并不张扬的樱树,让我觉得更具韵味。尤其是墙外的街道上,两座石灯笼静静地伫立在那里,头顶拂下几株樱花,组成的画面充满了美感。我轮番地用目光和取景器定格着眼前的一切,丝毫没有察觉天色已经渐渐黯淡下来。
 

【8】东本愿寺的夜色

从 奈良 返回 京都 的时候,阴差阳错地乘坐上了local电车。

列车在密密麻麻的站名前陆续停靠,我却无可奈何,最终到达 京都 站已是晚上九点。

京都 刚刚下过了雨。雨后的街道上散发着油润的质感,在灯光的辉映下又增添着一丝魅惑。

我住在四条附近的佛光寺町,从 京都 站出发,向北走,不到半个小时便可返回。这条夜路我已走过多次,每次会从关闭的东本愿寺旁前经过。

像往常一样经过寺门的时候,忽然发现两个欧美人向我后方远处眺望着什么。顺着视线回头望去:灯火中脱颖而出的 京都 塔,在夜里散发着美丽的光芒,近处的东本愿寺黑黝黝的身影,寂静地守望着这般光华--眼前的景色无疑是美的,但也仅此而已。


我转回身,准备继续上路,却不经意间地向上一望,发现了另一番别样的景色:

无垢的夜幕中,一轮圆月又大又亮,皎然挂在东本愿寺寺墙上方,呈现出一副洗尽尘埃后的美感。宁静皎洁的月光,令一切姹紫嫣红的光影都黯然失色。


“月亮的光辉,应该也会洒在寺庙的庭院里吧。”我望着紧闭的寺门,憧憬起里面的光景。

我不知站了多久之后方才离去。之后,又曾几次在夜间经过东本愿寺,那样的夜色却再也没有重逢过。

【9】宇治

谈到 宇治 ,联想到的总是“飘逸”二字。

之前多次听闻“ 宇治 ” 大名 ,源于“ 宇治 有茶”。后来在《门外汉的 京都 》中看到舒国治所说:“ 宇治 ,多好的地方啊” - - 便更加好奇这座离 京都 不远的小城。

清晨抵达 宇治 ,时间还早,左右的店铺尚关着门,同行下车的人不消一会儿便走散了,只留下我注视着无人的街道。

这条街寂静得让人有些不安,直到来到平等院,人才渐渐多了起来。

一池碧水围绕着的凤凰堂,便是被称为“极乐净土”的地方。阿弥陀堂的金像需要分批次限时排队参观,旁边的博物馆内则藏有“云中供养”飞天木像,飘逸灵动;还有在1万日元纸钞背面所见的国宝青铜凤凰。
凤凰堂的水池旁,已有几株樱树粉绕枝头,配合着“极乐净土”的背景也颇得游人欢心。


出平等院,便是 宇治 川,两岸的樱花已是五分的光景。走过横卧在碧波之上的朱红色石桥,来到对岸,顺着一条小路上行,便可来到 宇治 上神社。

和平 等院同为世界遗产的 宇治 上神社,明显冷清了许多。孤零零的一座神社,背靠着幽幽的丛林,神社的顶部采用了少见的丝柏树皮茸顶,只看得到一些参拜者的零星身影。


之后重新回到 宇治 川。站在石桥上,清爽的风吹佛过来,映在眼中的是“一江春水向东流”的婀娜风情。河中一船缓缓驶来,划过河畔两岸移动的风景:孩童的蹒跚学步,一家四口的踏青,学生模样的少年们春游的样子,还有一语不发,默默坐在樱树下凝视着河川的老人。川床的中央还有一处沙洲,有很多当地游客在此铺开地席,品尝着自家带来的饭团。

两岸樱花摇曳,碧绿的河水,不疾不徐地静静流畅着,让我回想起在平等院看到的飞天的身姿:飘逸、灵动且蕴含着柔和的气息 - - 就是这样一副画面,定格着我对 宇治 的最后印象。


返程的时候已是中午,街道上的寂静已荡然无存,知名的抹茶老店中村藤吉门外已然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我分不哪个才是 宇治 的本来面貌 - - 清晨还是现在。于是在更多的干扰印象侵袭之前,穿过人群快步离开了这里。
 

【10】花之醍醐

在 京都 的寺庙赏樱名所中,唯有“醍醐寺”给我以“立派”的感觉。豪华、壮观、惊叹,所有诸如此类的词语加在“醍醐寺”身上都不为过,难怪有“ 京都 赏樱第一名所”之称。

前往 京都 赏樱,相信没有人会错过醍醐寺。

醍醐寺赏樱盛名已久,院内樱树众多,且多是早樱。我到的时候正是早樱时节,相比其他名所的“三分”景色,醍醐寺内的樱花已接近满开,周围满溢着铺天盖地的繁华景象。

除去规模之壮观,作为平安时代就已声名远播的赏樱名所,醍醐寺内的樱树大多年代久远,枝条如垂柳散落,如此这般气势只有在醍醐寺才看得到了。


游走于盛放的樱花之中,观三宝庭院、 灵宝 馆,经过两旁遮天蔽日的丛林拱道,来到了醍醐寺最标志性的一处景观。

朱红色的浮桥卧于碧水之上,桥头一座小寺庙在樱花的辉映下静静坐立着。

这副景致亦是红叶季醍醐寺的标志性画面,不过在樱花时节也别有一番滋味。

不知在醍醐寺逗留了多久,仍觉得意犹未尽,远处的山上好像还有“上醍醐”没有游览,不过天色渐晚,只能作罢。

归去时借着晚风,重新走上前往“醍醐站”的步道。这条步道被我称为“梦之步道”,道路宽阔且静谧怡人,在醍醐站附近还可望见远处的群山和脚下的街区。以至于快要到达醍醐站的时候,又不想过早离开这里了。
 

【11】山科琵琶湖输水步道

山科琵琶湖输水渠的林间步道,是我在 京都 的几处私藏之一。

这条步道位于山科站至昆沙门天堂的路上,寂静的民居街道中忽现一座石桥,两侧是沿着水渠的丛林,这条林间小路就蜿蜒其中。
 

花见时节来到这里,可以看到樱花依桥傍水的温馨景象,那几处樱花开得那么艳,以至于被吸引的目光再也无法移动了。

赏樱的意境,不在樱花本身,应落于它处。在乎于樱花和周围场景营造出来的一种氛围。眼前的场景,不喜人,是平淡,想要移动脚步,又觉得有些不舍。

向小路深处走去,一座小桥对面出现一间屋舍。一棵樱树就在玄关前静静地伫立着,滲入渐渐袭来的夜色之中。走过去,站在树下,地面软软的;抬起头,视线被斑驳的樱影覆盖。

晚风吹过,花瓣飘落,时间尚未静止。

一辆自行车从对面驶来,少年的模样。应该是主人家回来了吧。

我移步离开,走上小桥,回头却见那个少年如我一般,在樱树下仰望着 - - 原来也是被吸引而来的同好之人。


不多时,少年离开了,随着水渠里流水的方向,同晚风一起飘逝在黯淡的林间远处。四周重归寂静。

就这样在水渠旁的小路上走着,来到在一处开阔的山坡。电车在脚下蜿蜒而过,远处山峦的曲线和脚下城区的面貌在闪烁着灯火的夜色下展开,让人心中升起一阵感动。

如果每天晚上都可以来到这里,看着眼前这样的画面,那该是多好啊。


天完全暗了下来,我从山坡下行的小路切入到一片社区,在迷宫般的道路中,手中凭着一张发皱的 京都 地图,凭着方向找寻着主路的出口。最后终于在一处路口看到了明亮的街灯,走过去便是主路了,地铁御陵站就在不远的前方。
 

【12】二条城夜樱

“二条城赏夜樱”的宣传海报,在 京都 第一天便看见了。之后数日又多次闯入眼帘,好像很厉害的样子。

从 奈良 回到 京都 已经夜深,直接乘坐地铁来到二条城。出站之后,人流涌向如同蚂蚁汇集一般,在入口的几百米便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

这样的阵势,即使是我这种对夜樱兴趣不大的人,也开始对里面的景色充满了期待。


队伍移动的速度比想象中要快,在入口处的自动贩卖机上购买了500日元的门票后,开始了二条城夜樱之旅。

进门处不远,便是宣传里大肆宣扬的灯光秀 - - 某位外国名人的杰作。

最近,这种模式的灯光秀好像多了起来。依附于古迹遗址,用灯光营造出各种图案,打造出夺目的视觉效果,很适合在夜里观赏。

变幻的灯光在内城的墙壁上投射出五颜六色的色彩图案,几分钟的时间里,粉红的樱花聚集,飘散,消失。画面的绚烂并没有激发我内心中的美感,离想象中的精彩程度也有很大落差。几分钟内,人潮随着每一场次聚集,然后又散去,偶尔也有连续看上两场的游人,那应该也是仅仅为了拍照而已。


看罢灯光秀,沿着“顺路”的方向走去,终于看到了期待中的夜樱:成片的樱花范围很大,在灯光中如鬼魅般一簇簇站立着,感觉让人有些不安。

不知什么原因,我对这种人造光彩有一种天然的抵触,并未觉得眼前的景色有怎样特殊的美感。最后,我站在树下向上仰望,凝望着那花瓣交织中的一个圆形的轮廓,她的光柔和宁静,有着完全不同于的神秘高贵,那是悬挂在墨蓝色天幕,云中行走的一轮圆月。


夜樱巡游的尾声,是一片灯火辉煌 - - 众多的摊位在这里忙碌着。各色小吃和手信摊位都接待着排队的人群,我也加入其中。

一种意义的丧失需要另一种意义的弥补,这也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吧。
 

【13】岚电樱花隧道

在 京都 ,我搭乘最多的地面电车是岚电北野线。其中被樱花簇拥的“宇多野—鸣淹站”一段被游人称为“樱花隧道”,是花见时节 京都 赏樱的一大热门地点。

“樱花隧道”的前一站 - - 御室仁和寺也是一处赏樱名所,我当日的旅途便在仁和寺展开。

又是一个阴郁的清晨。从御室仁和寺站出站,一条宽阔的街道直通寺院大门。高高的台阶,威严的寺庙大门,仁王像,一切都是多年之前的熟悉模样。


仁和寺内的樱花属于“晚樱”,还未到盛装示人的时候。我游走一番悻悻而归,在重返车站的时候多停留了一会儿。

御室仁和寺站的外侧,有一株樱花 - - 只有这一株 - - 开得正好。

粉红的花瓣,配上铁道和缓缓经过的电车作为背景,将 京都 的花见风情徐徐诱出。


利用手中的“岚电一日券”,再次登上前行的电车,前往“樱花隧道”。

宇多野和鸣淹站,有几处众口相传的“摄影点”,可以走到铁路附近拍摄樱花下驶过的电车。


几处地点并不难找,皆为铁路两端的通行道路。各处地点皆由工作人员进行看管,周围人头攒动,机位难寻。

由于是阴天,樱花也显得落寞,“樱花隧道”的景致并未如想象般的惊艳。倒是铁路的工作人员的勤恳状态更加让人动容,辛苦地劝慰着越界的人群:

“列车快来了,大家注意危险,请注意危险。” - - 面对不时涌上铁路的游人,一次一次温和地告诫着。


时间不长,我离开了“樱花隧道”,重新回到岚电北野线,登上了北野白梅町方向的电车。

这条线路,穿行于市井民居当中,窗外的风景尤为奇妙,有时竟紧紧贴着周围的房屋或是探出的树枝而行。和之前一样,我便爱这样的游览方式:某一站下车,在站台注视着“开往春天的电车”,然后闲逛下周围的民居小路,再继续乘车到达下一站。每一处,好像都是“樱花隧道”般的模样。


我也在山坡上的私人民居前看着樱花下方列车驶来;穿梭于紧贴在铁路两侧的窄路,进入安静的民居小巷,每一处地点都有自身独特的性格和气质,令眼光和身心都收获着极大的满足。


下次的 京都 ,仍要乘坐一次岚电;下次的岚电,也要这般行走才好。
 

【14】平野神社

未到平野神社,已在马路对面看到了院内樱花溢出的盛景。

走入神社,第一眼便有“哇!”的感觉:满园数百株樱花在此盛放,说是樱花的海洋并不为过。无数人在此拍照,简直是与樱海不遑多让的强悍阵势。


平野神社的樱花规模固然壮观,但碍于神社环境和樱树姿态整齐单一,未体现出层次感,只是以多取胜罢了,就像是一口并无余味的烈酒。

阴郁的天气是樱花的宿敌。樱花时节的 京都 四月,也常与阴雨天气想伴。满树的樱花被阴沉的色调笼罩,展现出惨白的萧索气息,领略不到阳光下粉红的娇嫩。

此刻在我眼中的平野神社,只是一处大而无趣的游人公园罢了。


短短半个小时之后,我便毫无留恋的走出神社,倒是觉得路旁的几株樱树更显得摇曳多姿。


临近傍晚,天空又下起了小雨,不远处便是北野天满宫,正好顺路前往。
 

【15】北野天满宫

从平野神社走到北野天满宫,雨渐渐停了。

北野天满宫供奉的是 日本 的“学问之神”菅原 道真 ,所以这里也是无数学子前来祈福“学业有成”的场所,在 京都 甚至整个 日本 都十分有名。此处为人称道的并非当下的樱花景观,而是以冬日的梅花和深秋的红叶见长,不过既然身在附近了,就顺道过来拜访一下。

入口的参道气势非凡,两旁是青苔斑驳的石灯笼阵,走过中央高大的石鸟居之后,神社大门威严地映入眼帘,上方鎏金状的匾额写着:文道大祖,风月本主。

北野天满宫内部空间很大,各处朝堂前是细石铺就的步道,四周随处可见凋零的梅树枝影围绕着如坟冢般的青色石灯笼;后方是一处开放式的出口,街道风情在此接续而生。也许是傍晚时分,来此参拜的人并不多见,并未侵扰这一方宁静。

这里于我而言像是一个避世之所。空旷的场地,并不觉得局促逼仄,散步其中更是感到自如,让厌倦的心灵得以暂时的休憩。当然,樱花的踪迹也还是有的:就在庭院中的一盏夜灯旁,一株樱树花开得正好,在阴郁的天空下传达着这里的 春日 气息。

 

【16】南禅寺

关于南禅寺,想说太多却欲言又止。

南禅寺为 京都 名刹,亦是春樱秋枫观赏名所。每次来到 京都 ,我都要从哲学小路到南禅寺走上一遭,在熟悉的道路上邂逅一处处“初见”般的风景。

雨中的南禅寺静静伫立,一如几十年风雨中未改的模样。只是岁月的年轮渐深,将寺庙台阶上的木柱变成了沧桑的黑色。高大的“ 三门 ”、寺庙周围的阴翳树木、旧时的水道桥,还有附近的南禅院,描绘出南禅寺不同于别处的宁静风情。


登上“ 三门 ”眺望,眼前风物四时不同。在这里,我见过初秋时节的雨雾,深秋红叶的绚丽,还有眼下樱花的芳华。景致并不张扬,是一种固守一隅的悠然美感。

数次来到南禅寺都在濛濛细雨天,今日也是如此。透过薄薄的雨雾望向远处,前方不远处是永观堂;再远一点,白茫茫的远处,是哲学之路;更远的地方应该是银阁寺了。我看着远处的一切,又看不清这一切,心底涌起的因景而生的一丝伤感。

这种淡淡的伤感是一种来自上苍的馈赠,又是无法让人自拔的情感大麻,它有一点酸涩,看不清模样,理不清来由,只是像一缕青烟般萦绕而起,揉杂在周围的场景当中。


 

【17】蹴上铁道樱

离南禅寺不远的蹴上站有一段废弃的铁道。 春日 里,铁道两旁樱花盛开,造就了“蹴上铁道樱”的知名胜景。

虽然下着雨,这里仍不乏人头攒动的热闹场面,无数雨衣和雨伞挤在一起 - - 这里已然成为 京都 当地极为热门的赏樱景点,大家都偏爱“樱花 + 铁道”的这一组合。

雨中的蹴上铁道樱,游人在各处占据着铁道,纷纷定格着取景框内的画面。雨中,樱花、铁道、人,还要屏蔽掉背景上的雨衣和雨伞的杂乱人影,在这里的拍摄任务实属不易。

相比于在铁道上欣赏人群,我更愿意走到铁道上的石桥,看着脚下樱花、铁道、人潮一字排开,在雨中仍熙熙攘攘的场景。



附近还有一方净地让我尤为喜欢。那是铁道樱上方靠近南禅寺方向的一处平地,四周细沙铺地,清净得很,可隐约听到铁道樱处的人潮声音。我到的时候,在窃窃私语的丛林绿意中,有一对新人正在拍婚纱照。我远远地看着,感觉他们真的选对了地方。

 

【18】平安神宫 / 冈崎输水道

谈到 京都 赏樱,平安神宫前的冈崎输水道应该是一处被忽略的地方。

朱红色的石桥,碧绿的流水,靠近街道一侧是映着绿色枝芽的白色花瓣,水渠对岸则是一片粉红,满载着游客的游船在两岸簇拥的樱花中悠然前行。石桥对岸,与樱花流水相伴,平安神宫的高大鸟居巍然伫立。

我独爱这里的风景,不哗众取宠,又是如此迷人。


「 朱红梁柱、碧绿屋瓦、庄穆殿阁、优雅重檐,重现着平安京之美 」 - - 对平安神宫的赞美如是说。

平安神宫气势不凡,内部的空地十分宽旷,走行起来颇费一番气力。殿阁之旁的神苑也是一处妙地,绿意环绕,池塘众多。依次走访了栖风池和苍龙池,其中树林阴翳,石桥亭台卧于池塘之上,不失为闲时散步的好去处。


周围的景色清新怡人,我却觉得异常疲惫。在 京都 的数日里皆早出晚归,夜里还要查看宣传手册中介绍的各个名所,每日皆是身心超载,在今日的午后达到顶峰 - - 我感到已无法继续再走下去了。

于是决定想要登上一辆公交,静静坐下来,由它去引领我前往下一处地点。

就这样,我开始邂逅此行的另一个的惊喜:上贺茂神社。
 

【19】上贺茂神社

4号公交车上是一段漫长的旅途,车窗外的细雨和车厢内的冷意让我本已疲惫的意识模糊起来。不知过了多久,睁眼的时候,终点上贺茂神社已经到了。

面前是一座高大的红色鸟居,鸟居后方是空旷的引道,绵绵细雨中 白沙 铺地,需要走上一段远路方能到达神社入口。

作为 京都 最古老的寺庙之一的上贺茂神社位于贺茂川上游,供奉着贺茂别雷大神,因此又称“贺茂别雷神社”。贺茂川的支流在神社院落内形成错综的水系网络,流水淙淙常伴入耳,描绘出 京都 一道别样的婉约风景。


让人印象最深的当属细殿门的两堆“立砂”。据说这两座小沙山源于阴阳道,象征着传说中距离神社本殿不远处的两座圆锥形神山,小山顶部的松枝象征着神山上的松树,是引领大神降临的标志。现代 日本 净身用的堆盐也源于此立砂。

同时,这里也供应着贺茂别雷大神的母亲—玉依比卖命,她是女性的守护神,也是缔结良缘的神,故也有很多佳偶在此缔结良缘。当日,便有一对新人在此举行婚礼的参拜仪式。室外的一处木廊下,男方为西方人士,女方是 日本 女性,只陪同着几位亲属。整个仪式朴素简单,为四周清冷的氛围增添着一丝暖意。

走过流水淙淙的御手洗川,越过御物忌川上的红色石桥,在丛林参拜落寞的小神社,此时的我与神社内的河川水网为伴,倦意全无,彷佛得到了深深的治愈。

一阵毫无目的的漫步之后,我来到了神社外围的樽小川。

也许是坐拥流水,背靠着层层山林,细雨中的樽小川弥漫着瘴气般的层层雨雾,散发出一种难以言说的幽冥气息,即使比起有“冥界入口”之称的上色界熊野座神社也是有过之无不及。


我钟爱这里的氛围:细雨、神社、流水和我的心绪之间达到了一种美妙的契合,以至于日后想到上贺茂神社,心中便会涌起一股回味绵长的怀念之情。
 

【20】贺茂川的风景

土屋、矮墙、草木、流水、小桥 - - 这便是我在杜家町看到的景象。

位于上贺茂神社附近的杜家町过去曾是神职人员居住的街道,时至今日逐渐发展成民居散落。明神川的河水从民居前流过,一座座小桥从街道上通向各家的玄关。


我在这里并未逗留太长时间,听说贺茂川旁的樱花也很不错,便萌生了想要从贺茂川走回四条的想法。
濛濛细雨落在松软的土地上,河岸旁的樱树在氤氲的空气中渗出浅浅的粉色。我沿着河畔的土路上走着,落雨糅合着河面上的水气,远方显得一片朦胧。

土路的一侧是垒起的一墙矮坝,坝上是用于行车的公路,旁边散落着民居。那一树树樱花便在坝子上伸展着。我抬起头,看着头顶上方一辆辆自行车从两旁的房屋和樱树间穿梭而过,速度不急不缓,无声中奏响着与樱花相映的优雅节奏。


快到傍晚了,小雨仍一直下着,没有停止的迹象。

一位大叔牵着一条大狗,从我的身后经过。又过了一会儿,前面出现几个中学生的身影,用泥浆挡不住的轻快步伐擦肩而过,渐渐消失于我身后绯红的远处。泥泞的土路上重归安静,只剩下一只白鹭在贺茂川浅处的河床上徘徊,不久也抖开翅膀,低低地飞走了。

我依旧向前走去,雨中的贺茂川平缓地律动着,河畔的樱花仍然固守着那份恬静和优雅。

【21】夜游下鸭神社

乘车回到北野白梅的时候,我看着车窗外滑落的雨水映着黑夜里的霓虹闪烁,忽然想去下鸭神社。

四月里的 京都 ,傍晚雨水常至,大约持续个把小时左右,阵雨初歇,就是极舒服的时候。空气清爽,地面的浮水映着街道上的各种光彩,油润极了。按着地图前行,走过一条幽深的小巷之后,便看到位于铁路旁的一座旧宅;再往前走,是一条暗淡的夜路,路黑且长,在即将绝望的时候终于看到了道路尽头的指示牌 - - “下鸭神社” 。

沿着指示的方向来到了“糺之森”的入口。

“糺之森”好像一个结界,外部世界的光华和声响,从踏入这里那一刻彷佛都消失不见了。参道两旁高大的榉树如神将般伫立,身旁是弥漫着雨后雾气的森林。四下静悄悄的,心也慢慢平缓下来,和四周达成和谐一致的节奏,先是可以听到森林里河水流动的声音,脚步前行,踩到地面挤压的声音也听得到了,渐渐的,雾气弥漫,飘散而过的声音好像也得以察觉。

对于晴好的白日而言,这里应该是一片清新绿意,郁郁葱葱之间给人以舒爽的感觉;而在雨后的夜晚,则成为了一个阴郁世界。雾气如游魂一般在周围游荡,像是幽灵栖息的场所。前方下鸭神社模糊的影子就像是通往幽暗深处另一世界的入口,里面昏黄的灯光,既像是召唤,又像是回绝。走到近前,道路正中的小栅栏上写着:“参拜时间结束,行人和自行车请勿前行。”

远处传来清晰的脚步声,视野里是越来越近的人影。到了近处,那是一位年纪约莫50来岁的妇女,从我身旁不远处经过,转入横在神社前左方的小路,隐隐不见了。

不多时,又见那条路上闪出一条细窄的光带,一辆自行车缓缓而来,经过神社前,漫漫消失在右侧的路上。

原来这里周围是当地人的寻常居所,人们日行夜归也都穿梭其中。我眼中的“与世隔绝”、“亡灵世界”在当地人眼里又是什么呢?

我很好奇。
 

【22】吉野山

日本 赏樱多名所,但论起“赏樱第一名所”的称号,大多指的乃是具有“一目千本”壮观景色的吉野山。
到达吉野站后,先乘坐公交车到达中千本,然后换乘车子直接前往奥千本。之后便可以按照奥千本 - - 上千本 - - - 中千本 - - - 下千本的游览顺序一路下行。

【奥千本】:

虽是为了“一目千本”的绝景而来,但留给我最深印象的还属奥千本的“丛林秘境”。

即使是正午时分,位于山巅的奥千本仍是雾气飘渺。直立的林木分割着晦明的光线,景色似真似幻,如同坠入属于魔界的迷雾森林。在通向丛林深处的小路上,我只身遁入这奇异的空间当中。


【水分神社】:

在奥千本停留的时间不短,看到天色已变,我便动身下行。到达水分神社的时候,大雨倾盆而至,也算幸运。

水分神社内的屋檐下,挤满了避雨的行人,我望着天井中央的水槽中激起如白烟一般的水花,心情出奇地平静,好像完全忘却了来到这里的原因。

不一会儿,雨渐渐停了,又算是一个幸运。


【花矢仓展望台】:

吉野山上气温较低,樱花开放较晚,我到达这里的时候还是早了数日。路上开放的樱花之见得一两株,和之前的听闻构成极大反差。不过,在水分神社附近的花矢仓展望台还是见到了不错的景致。

雨后的薄雾在山间游荡,浮现出簇簇绯红,虽然不是见顷时节的满目红霞,也算是吉野山标志性的樱花景致。

之后下山的途中,就再也没有遇到如此的樱花景象了。


【 金山 峰寺】:

脚步轻快,不曾停留,不多时便来到此行的另一心愿之地: 金山 峰寺。

作为“纪伊山地的灵场和参拜道”的组成部分, 金峰 山寺本堂藏王堂及仁王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。

此时适逢“蔵王堂秘佛本尊特別开帐”,游人得以进入藏王堂一观,真是难得的际遇。


游人排队进入,可按照批次分批在藏王前参拜,每批人群跪地参拜的时间仅为30秒。

座前正中为释迦如来,两边是 弥勒 菩萨 和观音 菩萨 。三位金刚藏王权现分别显本尊愤怒项,呈现出蓝脸恶鬼的容态,高大威猛,望之令人战栗。能够目睹眼前的密宗神佛造型,可谓是一次难得的体验。

出金刚峰寺,过仁王门,继续下行,面前出现的是热闹的街道,两旁的商铺店家鳞次栉比,很多店铺内出售着当地限定的“樱花汽水”,我尝试了一下,确实舌尖回味着淡淡花香。


【残念】:

寺庙、神社、樱花、古街,构成了极富盛名的吉野山,不过未能尽览樱花“一目千本”满开景象的遗憾始终在我心中隐隐作痛。在乘坐缆车下到千本口站的时候,我倔强地认定:在将来某一年的花见时节,我仍会与这里重逢。
 

【23】东寺夜观

从吉野山回到 京都 站的时候,正逢夜雨淋漓,还想再看一次的夜樱。

从地图上看,东寺距离 京都 站并不远,不过在雨中走在昏暗泥泞的街道上却是一种挣扎。

到达东寺的时候,寺院内到处是撑着伞欣赏夜樱的游客,先声夺人的是东寺五重塔,在夜雨中闪着幽冥一样的光。


乘坐大巴进入 京都 时,映入眼帘的第一个 京都 印象便是这座五重塔,看见了它,才深切地感到“到 京都 了”。

雨忽然大了起来。

我和众多的游客一起开始躲在寺庙下方避雨。对面应该是经堂,堂内灯光璀璨,从虚掩的木门外仍可清楚地看到内部伫立的佛像。前几日被醍醐寺内的爱染明王像所深深震动,今日的东寺经堂也不遑多让,殿内的各大神佛雕像错落有致依次排开,气势逼人。

相比于夜樱的景色,我对东寺的寺庙和雕塑更为青睐。

东寺,作为真言密教的道场,地位殊胜,寺内以立体曼陀罗著称,供奉着大日如来和众多 菩萨 明王。 日本 寺庙的佛像,基本上有大日如来、药师佛、阿弥陀佛、释迦摩尼、十一面千手观音、 日光 、月光 菩萨 、五大明王、四大天王、仁王等雕塑造型,我初懂大略,只是更加专注在雕像的造型和气韵。


过了一会儿,雨渐渐小了。我走下台阶,向着五重塔的方向走去。路旁是雨中夜樱的繁茂景色 - - 和二条城所见相差无几。不过当时的我实在无暇欣赏这些,只是小心地在意着雨水不要过多地打湿了裤脚才好。

 

【24】哲学小路

如果说木屋町是街道市井、小桥流水与浪漫樱花的完美结合,醍醐寺为寺庙赏樱最佳,那么在哲学小路上,我看到的是:

樱花的世界,樱花的天地,樱花的海洋。

那是一个让人只见樱花,忘却其他的梦幻般的世界,被我称为“ 京都 赏樱No.1”的绝景之地。


京都 的前后几日,我共有三次分别前往哲学小路。

第一次是在夜里。

依旧是从银阁寺前走到熊野若王子神社。淋漓的夜雨刚下过不久,水渠中的水静静流淌着,近处的樱树下还沁着雨后的露珠,在微光下闪烁着点点晶莹。游人早已散去,周围只留下雨后清爽的空气 和静 谧的气氛。夜下樱花的姿容朦胧不清,只留下第二日早早重返这里的好奇心情。

次日一早,在四条乘坐最早一班公交再到哲学小路。

多年前的九月,我第一次见到哲学小路,沙沙细雨中的萧索景象,隐隐透出的是一种禅意。

今日所见则大不相同:清早的雾气游荡在远处的山峦,水渠下、小路旁、关闭的店铺屋舍上方,粉红色的、浅白色的、淡绿色的樱花团团簇簇,在姿态万千的虬枝上“立派”地在眼前惊现,令人惊讶得合不拢嘴。那是一个完全用色彩交织而成的世界,一个属于樱花的狂欢盛典。

经过了数日的“赏樱巡礼”,本应已经感官麻木的我,却觉得眼前才是真正的 京都 “见倾”盛景。


此时游人不多,只有零零散散的早行者和上班族,我惊叹着眼前的景象,不断按动着快门 - - 饥饿的灵魂得到不断地滋养。

清晨,也时有行人经过。清晨健行的大叔、身着西装的上班族、缓缓走来的妇人,都是哲学小路上的日常风景。他们有时会在一处停下,拿出手机,微笑地感慨着拍摄一两张照片,或许再停留注视片刻,再起步离开。

“生活居住在附近的人们,真是神仙一样的日子。” - - 真是让人心生感慨。


不知不觉,又来到了熊野若王子神社。

整个哲学小路,我最钟爱的地方便是此处。这个位于繁华要道却鲜有游人进入的小神社,具有我认为的“重要作用”和“完美景致”。

院内有供游人休息的木凳和吸烟区,在神社右侧,两间小小的“御手洗”可供救急。春樱秋枫时节,其中还有限定的“饭团”可供出售,价格不贵,味道却很鲜美。

最令人惊艳的是神社前的鸟居风采,四时风景不同:初秋沁出一抹青色的绿意;待到深秋红叶禅意悠然;如今的樱花时节,在落樱的辉映下,竟展露出 春日 的烂漫芳华,真是如“四季万花筒”一般的存在。


此时游人渐多,继续前行,便是永观堂和南禅寺的方向。清晨的哲学小路,让我叹为观止,心满意足。决定 - -

最后一日要再来这里“朝拜”一次。

那是 京都 最后一日的上午时分,阳光正好,终于一扫之前数日的阴冷气息。哲学小路上依然是绚烂的景象,不过由于上午到得略晚,游人也多了起来,已不同于我前日到访的悠然心情。


果然还是阴郁寂静的清晨,更符合我的胃口啊。

我快步一路走着,对着相同的地点,相同的景致陆陆续续拍摄了一些照片,算是完成了对哲学小路“第三次朝拜”的心理纪念。
 

【25】京都御所 / 京都御苑

位于 京都 御苑内的 京都 御所,一直是皇室的住所。之前需要提前预约才得以参观,现在无需预约便可以自由进入了。

白沙 铺地的 京都 御所,里面的皇室故居固然值得一看,但在 京都 御苑散策却更让人快意。空旷的空间,不乏味的景致,也是当地人的休闲之地。此时,已在 京都 御苑可以同时看到满地樱花和萧萧落叶的景致,是在令人惊叹。

不起了的 京都 ,竟好像收藏了无数个井然不同的微观世界。


从 京都 御苑沿着充满韵味的街道一路走回河原町,对于在 京都 无所事事的人来说,实在是再适合不过了。

我沿着河原町的方向,在 京都 的街道纵横穿梭着,眼前的樱花已是满开,花瓣随风飘舞,洒落在无声的街道。


走着走着,街道的对面是一座学校 - - “市立御所南小学校”。如今我依然记得这个名字。

绯红和淡粉色的樱花在小学的校门前兀自地开放着,散发着恬静的气息。睹物生情,又联想起学生上学放学的时候便是从这样的光景下经过,真是令人羡慕。


更没想到的是:在小学的转角处,我终于看到了“樱吹雪” - - 风一阵一阵吹过,街道旁的樱树上樱雪纷飞,扑面而来。

绚烂啊!立派!

那是一种直击灵魂的浪漫唯美,让人情不自禁地展开双臂,将全部身心交付到眼前的世界当中。


这条普通的街道,虽不是名所,却在 京都 之行的最后一日实现了我一赏“樱吹雪”的愿望,也算一种圆满了。

【26】名城公园

乘坐 新干 线再次回到 名古屋 ,已是傍晚的残时,在最后一点时间里,我想前往 名古屋 城看一看。


远远地看到了 名古屋 城,走过去却不见踪影,应该是迷路了。

不过也不错,在我的面前是一副热闹的场景:宽阔的草坪周围飘舞着彩旗,树梢上挂着亮起的纸灯笼,众多席地而坐的当地人在樱树下野餐,远处还有一排摊位,燃起的灯光对抗着侵袭的夜色 - - 周末的名城公园,好像刚刚举办过赏樱的活动。

海风吹过,名城公园里洋溢着赏樱的节日气息,是此行最让我感到欢喜的一幕场景。


在木屋町、祗园白川、冰室神社、平野神社、哲学小路、醍醐寺,我曾多次见到热闹的人潮场景,但内心却无法生出喜悦,有时甚至还有一丝孤独。

只有在这里,我自然地生出欢喜的心情 - - 和眼前各个笑脸上的神情如出一辙 - - 真切地感到: 春日 的气息是要以内心的喜悦来加以迎接的。

一条河川从园内蜿蜒而过,两岸夜樱低垂,映在水面上方。我不禁怀念起初到 名古屋 看到的那株樱树。
我很想再回到那里,再看一眼那株樱树现在的光景,不过还是作罢了。


眼前的樱花流水是那么美好,静静的。站在这里,我开始回忆起 - -

这个花见时节,三城之间的辗转往返,从三分到满开…一幕幕刚刚逝去的情景又重新在脑海中徐徐浮现。

(正文:完)

- - - - - 备注 - - - - -

关西赏樱行程安排:

Day1 : 名古屋 荣町街道 - - 纳屋桥;

Day2: 京都 木屋町 - - 衹园白川 - - 高台 寺 - - 清水寺;

Day3:斑鸠法隆寺 - - 奈良 公园 - - 冰室神社 - - 东本愿寺夜色;

Day4: 宇治 :平等院 - - 小神社 - - 宇治 川 - - 宇治 上神社 - - 醍醐寺 - - 山科琵琶湖输水渠步道 - - 二条城夜樱;

Day 5:御室仁和寺 - - 岚电樱花隧道 - - 平野神社 - - 北野天满宫;

Day 6:哲学小路 - - 蹴上铁道樱 - - 南禅寺 - - 平安神宫 - - 上贺茂神社 - - 贺茂川 - - 下鸭神社 - - 木屋町夜色 - -衹园白川;

Day 7:吉野山 - - 东寺夜樱;

Day 8:哲学小路 - - 京都 御所 - - 木屋町 - - 名古屋 名城公园
 

赏樱印象 vs 赏樱指数:

日本 赏樱,从三分至满开,短短数日时间光景便极为不同,由于时段所限和个人观感不同,极难有绝对客观的比较。此外,我到的时间为早樱时段,很多名所尚未达见顷时间,进行比较亦有失公允。以下按照我个人的感受和喜好,列出本次行程中各处的赏樱印象和赏樱指数:

No.1 哲学小路

【赏樱指数】:

相关文章